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办学理念宣传视频学校领导
学校新闻
思政工作
工作动态理论学习
党建天地
党建动态党建资料
教育教学
教务科学生科团委实训科培训科
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就业工作
校园文化
教师风采校园活动校园风光学生风采社团天地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合作交流

本类热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讲了什么怎么讲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什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讲了什么、怎么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

一图速览: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5)

浏览次数:1046发布时间:2020-11-25 13:25:38

十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关于新时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9年08月09日07: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14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方面风险可能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143)在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国家安全理念,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为破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强调的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和方法,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无所不在,而且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拓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我们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44)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发展和安全要同步推进。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把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更坚决更有效地维护好捍卫好国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把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坚持科学统筹。要统筹处理好安全领域的各类问题,科学研判、辩证分析,全面把握、协调推进,既注重总体谋划,又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3.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145)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是主阵地、主战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把确保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

维护政治安全。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维护国土安全。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要提升维护国土安全能力,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土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筑牢国土安全的铜墙铁壁。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深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坚决防范“藏独”、“东突”,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全力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维护经济安全首先要保证基本经济制度安全。要保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安全。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保障重大技术和工程的安全。

维护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对社会安全有更高的标准。要积极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公共卫生、重大灾害等影响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都要快。

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网络治理合力。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

维护外部安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积极塑造外部安全环境,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

4.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14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震古烁今,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世所罕见。其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勇于面对、遇变不惊、攻坚克难、化险为夷。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大局是稳定的。但我们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特别是要看到,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可能迟滞或被迫中断。

(14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预判风险所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要加强战略预判和风险预警,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防止各种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决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9日 06 版)


相关阅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4)2020-11-25 13:25: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3)2020-11-25 13:24: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2)2020-11-25 13:23: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1)2020-11-25 13:21: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⑩2020-11-25 13:19:29

友情链接:共产党员网  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河北干部网络学院网  沧州党建网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长芦北大道12号 电话:0317-3590869

©2020-2023 华北工业学校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08595号-1 冀公网安备 13090202000255号

本网由 博川网络 提供技术支持

关注华北工业学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