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学校情况......................................................................................................................................................................................3
1.1学校概况..................................................................................................................................................................................3
1.2学生情况..................................................................................................................................................................................4
1.3教师队伍..................................................................................................................................................................................5
1.4设施设备..................................................................................................................................................................................5
2.学生发展......................................................................................................................................................................................6
2.1学生素质..................................................................................................................................................................................6
2.2在校体验..................................................................................................................................................................................6
2.3资助情况..................................................................................................................................................................................6
2.4就业质量..................................................................................................................................................................................7
2.5职业发展..................................................................................................................................................................................7
3.质量保障措施............................................................................................................................................................................. 8
3.1专业动态调整..........................................................................................................................................................................8
3.2教育教学改革..........................................................................................................................................................................8
3.3教师培养培训..........................................................................................................................................................................11
3.4规范管理情况..........................................................................................................................................................................16
3.5德育工作情况..........................................................................................................................................................................22
3.6党建情况..................................................................................................................................................................................25
4.校企合作.......................................................................................................................................................................................27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27
4.2学生实习情况..........................................................................................................................................................................28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30
5.社会贡献.......................................................................................................................................................................................31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31
5.2社会服务...................................................................................................................................................................................31
5.3服务抗疫...................................................................................................................................................................................31
6.举办者履责...................................................................................................................................................................................33
6.1经费...........................................................................................................................................................................................33
6.2政策措施...................................................................................................................................................................................34
7.特色创新........................................................................................................................................................................................34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37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华北工业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河北省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沧州市,在原国家化工部于1979年创办的沧州设备安装技工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现直属沧州市教育局管理。
校园占地面积30735.71平方米,建筑面积17801.07平方米。学校资产总值1616.36万元。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教学设备齐全,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电气仪表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管钳实训车间、铆焊实训车间、汽车维修实训车间、数控实训车间、机器人操作实训室、金工力学实验室、影视拍摄实训基地,另外合作实训基地4个。学校现有教职工78人(含校外兼职人员),其中专任教师60人。学校建校四十年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原则”的办学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在原有的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专业。我校现有化工机械与设备安装、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含3+2)、汽车应用与维修、焊接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含3+2)、机电技术应用、航空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等专业。其中化工机械与设备安装(管道安装工、金属冷作工)专业于2006年被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省重点专业,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于2019年被沧州市教育局评为市级特色专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已经成为一所较高知名度的职业学校,连续多年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和奖励。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2006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校容校貌、基础设施、实训设备、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学校将坚持“立足沧州、服务河北、面向京津冀”的发展战略,认真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重新定位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坚持特色办学,力求新突破,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创建职教品牌,为沧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积极贡献。
校训:厚德专技 励学敦行
校风:求是严谨 务实创新
教风:敬业爱生 博学善导
学风:尊师律己 勤学善用
1.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1547人,其中女生381人。2020年学校招生人数709人,创学校招生历史新高。2020年学校毕业生人数151人,与天津市中山志成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办学的毕业生28人,学生巩固率83%。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培训规模只有27人日。
图1-1 2019年与2020年对比
1.3教师队伍
2020年学校共有教职工78人(含校外兼职人员),其中专任教师60人,生师比为25: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行政人员兼课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8%;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数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
图1-2 2019年与2020年对比
1.4设施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513.04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0.33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41个,生均纸质图书20册。
表1-1 2019年与2020年对比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确保全体学生拥护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注党的方针政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或集体利益,并将个人利益同国家和集体联系在一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学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均为百分之百。2020年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85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23.5%。
2020年度学校组队参加沧州市第十届教师与学生技能大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获得团体三等奖,6名参赛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获得团体二等奖,6名参赛学生分获二三等奖;电子商务专业获得团体二等奖,4名参赛学生获得二等奖;计算机专业获得团体三等奖,8名参赛学生获得三等奖;综合素质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6名参赛学生获得三等奖。学生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2.2在校体验
经调查,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96%、专业学习满意度99%、实习实训满意度98%、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5%、生活满意度96%、校园安全满意度99%、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8%。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要求,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2020年落实免学费春季991人,金额113.96万元、助学金36人,金额3.6万;秋季1405人,金额164.45万元、助学金落实人数43人,共计金额4.3万元。
2.4就业质量
2020年各专业就业情况:
石油化工类:毕业生数16人,就业人数16人,对口就业人数16人,对口就业率100%
加工制造类:毕业生数54人,就业人数54人,对口就业人数54人,对口就业率100%;
交通运输类:毕业生数15人,就业人数15人,对口就业人数15人,对口就业率100%;
财经贸易类:毕业生数66人,53人升入大专学习,就业人数13人,对口就业人数12人,对口就业率92.3%。
2020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99%,初次起薪在3153元。
表2-1 2019年与2020年对比
2.5职业发展
学生学会新知识比例98%,岗位适应比例97%,岗位迁移适应比例12%,毕业生创业率7.9%。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立足沧州、服务沧州,紧紧围绕沧州壮大“六大新动能”、培育“五大新引擎”发展战略,谋划专业建设。
(1)适时调整焊接、化工机械与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等化工安装类传统骨干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实训设备现代化水平,申办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准备明年开始招生。
(2)畅通升学渠道,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和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3+2”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两个专业秋季共招生80人。
3.2教育教学改革
(1)规范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 课程两类。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我校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我校现有化工机械与设备安装、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焊接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航空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等专业。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
(2)明确培养目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3)合理安排学时,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 50%以上。要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4)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建设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健全教材选用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
(5)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6)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学校遵循“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整体发展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引导激励与规范制约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请企业技术人员、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课题研究、参加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把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安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务科还先后组织各专业各学科教师参加省、市、行业各级培训84人次;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进行了本学年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和学生专业技能比赛活动。
(7)教材选用,我校选用的教材大部分是中职中专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同时优选选用国家精品教材。主要出版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占15%,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占33%,国家规划教材占15%,其他语文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机械出版社等占37%,同时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电工专业使用我校专业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
(8)扩大校内实训基地规模,我校现拥有校内实训基地共11个,实习工位643个,满足所有在校生实习实训使用。
(9)申报试点,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的实施。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和学校资源条件、专业需求,经过论证,我校申报了智能网联、电子商务网店运营与推广两个证书。统筹推进了试点工作,积极建设考核点、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培训评价组织举办的师资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对汽修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现已完成汽修专业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证书的考核。
3.3教师培养培训
我校坚持把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注重引导教师树牢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精神。
(1)多次组织召开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大会和教研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河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试行)、《关于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理指导意见》(试行),全员签订承诺书,并加强教师业余时间特别是假期行为的监管掌控,严格规范约束教师职业行为。
(2)组织教师参加省培、国培及市级专题培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实现“老带新”、“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团队建设。
表3-1 2020年教师培训统计表
3.4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方面。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狠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切实保障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各任课教师在做学科教学计划的同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确定重点和难点,以增强计划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有计划可依,有计划必依,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学期以特色教学成果展示的形式着力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管。三是严格教学纪律。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坚决杜绝旷课现象,做好课堂巡查、教务日志和班务日志的记载。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加大对听课检查的力度,教师每学期组织听课,教务科及时检查登记。四是加大教学工作的检查力度。随机(事先不通知)抽查教师到岗、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载,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随机抽查各班课堂纪律情况,记录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并作为学期结束考核的依据之一。五是加强专业课教学的管理,规范专业技能实验实训教学。各相关专业技能教师必须按照实训项目进行实训和考评,严格按专业计划组织学生实训,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
(2)学生管理方面。我校将学生管理作为基础管理的核心和落脚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管理育人作用,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严格落实“一日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学生管理科、值班干部、班主任、宿管、学生会齐抓共管,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实行全区域全天候督导,构建起“有规范、有标准、有榜样、有检查、有奖惩”的管理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作用。坚持周例会制度,及时总结部署阶段性工作,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坚持班主任业务培训学习,强化立德树人培训内容,不断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技能和思政教育水平。继续实行党员、骨干教师担任副班主任包班制度,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特别是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班级组织劳动主题班会,宣扬新时代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开展卫生爱国运动的重要活动,固定周六下午为全校大扫除日,学生通过劳动,既陶冶了性情,又培养了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精神。
(3)财务管理方面。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按照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对学校行政经费进行筹集、管理和使用。我校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方式,设立财务室,负责学校各项经费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和各种财务数据的上报等工作。各项支出都采取严格的审批和报销管理,严控资金支出使用手续,每一项目的资金支出都经学校校务会议研究通过,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
(4)后勤管理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卫生防范工作,做好疫情期间消毒消杀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和管理措施。加强安全、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日常巡查,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增强师生对校产的爱护意识,责任意识。定期对校产校具、设备、进行盘点整理,责任到人。完善校产维修报修制度,合理使用、正常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加强用电、用水、办公耗材和日常检修管理,坚持勤俭节约。严格执行申请、审批、领用制度,强化仓库管理。
重点抓好食堂管理: 依据食堂管理制度,加强食堂各环节的管理与监督,规范各项操作程序。树立饮食卫生安全第一意识,严格把好食品卫生关,重视和加强饮食卫生工作台帐,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做好防火、防盗、防毒工作,对食堂各类资产严格登记,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损坏、遗失等。
(5)安全管理方面。
疫情期间学校严格落实师生“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与家长签订承诺书,告知学生及家长高度重视,指导疫情防护,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各班主任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新冠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学生和家长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切实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做好开学初安全工作教育。学期开学后,认真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进行遵纪守法、交通安全等重点主题的安全常识教育。
落实定期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及时排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查重点、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加强门卫安全管理,把好校园入口关。一是加强门卫保安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水平。二是严格门卫询问登记制度,非本校学生、教师及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方可进入校园。三是严格师生请假出校登记制度。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离职守。值班人员要熟知报警装置和报警方法,做好值班记录。学校领导值班人员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加强校园饮食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定,严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品采购索证、运输储藏、烹饪配餐、餐具消毒、保鲜留样、人员隔离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投毒案件。按国家统一规划方案和指导原则,做好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食堂严禁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与走读生及家长签订禁止骑电动摩托车上学的承诺书。指导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学校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大型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以及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
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确保消防安全。进行学校消防安全演练及培训与地震紧急疏散演练。
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坚决消除管理安全隐患。
(6)教研管理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一是教研组长积极指导本组教师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做到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且有活动记录。二是加强听课评议制度建设,要求及时做好听课评议记录,并写入教务科资料手册。三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的各项培训和比赛活动。在参加的沧州市第十届教师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师生均取得优异成绩,为教师的相互切磋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开展课题研究,去年市级立项课题《中职电气仪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电工实训新模式的研究》7月份已结题,今年又有二个课题《关于整合资源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已获批市级立项课题,目前正在进行中。
(7)管理信息化水平。
班级管理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学生管理中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完成学生管理系统中的资源共享以及联动管理。将班级学生宿舍内务、早操、早读、课间操、课堂、就餐、文明礼貌、仪容仪表、胸卡佩戴、吸烟、晚自习、夜休纪律等进行校园电子显示屏日公布工作制度。
除此之外,我校现使用多种信息化系统进行各级校务管理。
表3-2 2020年信息化系统使用情况
3.5德育工作情况
(1)建立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提高思政教学育人质量。选拔4名中青年党员教师组建了专职思政教师队伍。广泛开展“两个每天九问”活动,即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是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否落实、思政教育是否在课程体现、‘三进’工作是否努力”等“每天九问”;在全校班级中开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每天九问”,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凝聚大家爱党、爱国共识,激发大家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对标先进跨越赶超的热情。
(2)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校园黑板报,手抄报在传统节日及国际、国内大事上,发挥舆论阵地和教育阵地作用,校长深入思政课堂为学生讲思政课,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下的思政教育。
图3-1 校长深入思政课堂讲思政课
(3)加强全校团员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教育,每周四下午定期召开学校团委会,将“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与“创先争优”活动整合在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广大团员青年心中扎根。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全校“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及“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干)”,营造校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学习氛围,用榜样的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4)在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持续开展了系列专场活动,将“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活动成果传达到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上。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专场活动,邀请沧州“大国工匠”李德和我校3名优秀毕业生来校分享励志成功经验,弘扬工匠精神、成就精彩人生;开展了沧州博物馆运河文化宣讲队进校园、沧州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弘扬沧州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普法教育知识讲座和传染病防控知识专题讲座,提升学生法律知识和安全防护意识;开展了优秀企业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领导到校进行企业文化宣讲及学生就业指导,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搭建更紧密的市场平台。
图3-2 “大国工匠”李德做演讲
(5)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派出多批次优秀师生代表对参加主管部门主办的沧州市第十届职业技能专业大赛以及综合素质创新创业大赛,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学校组织了系列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竞赛、钳工专业实训技能等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利用专栏、报刊、网络、成果展示等教育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7)组织五次班级主题班会活动。分别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网络安全;劳动最光荣;新型电信网络反骗防骗;爱护校园公共财务和校园环境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完成了2020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组织广播操比赛以及拔河比赛,增进了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奋力拼搏的精神。
图3-3“爱护环境保护公共财物”主题班会
(8)加强学生会的管理力量,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训、激励和淘汰制度。加强团组织建设和学生干部培养。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契机,不断调高学生团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定期举办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按时对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改选纳新,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让他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3.6党建情况
(1)2020年,市委第三巡察组对我校党委进行了常规巡察。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巡察组反馈意见,把巡察整改工作作为加强党性再锻炼、接受组织再考验、推进作风建设再深化、促进工作水平再提升的契机,对标对表,聚焦巡察反馈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时限要求,一项一项抓实到位。通过集中整改巩固提高,各项任务目标落地生根,党的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断深入,理论指导实践更见实效。党委健全强化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学校基础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和招生就业工作,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见实效。成立宣传教育办公室,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制定实施《华北工业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清单四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实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具体化全覆盖。建立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突出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强化课程思政,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充分利用党团活动室、橱窗板报、电子屏、文化墙,开展喜闻乐见的思政宣传,增强了宣传教育效果。
夯实党建基础,党建工作更见成效。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党建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融入学校发展大局。加强支部建设,改选成立新一届机关、教务支部,健全支部班子成员构成,实现老中青有机结合,更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党风廉政建“两个责任” ,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签订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责任,筑牢党风廉政防火墙。制定落实《2020年至2024年“双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输送2名青年党员到重要岗位兼职,接受锤炼考验,促进其快速成长。
(2)深入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深入扎实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活动,坚持注意将作风教育与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相结合,与学校党员干部现实思想和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解决相结合,与巡察整改工作巩固提高相结合,广泛动员、深入学习,查摆问题、深入检视,剖析原因、全面整改,“严”字当头,“细”字用心,“深”字发力,“实”字落地,“快”字提速,实现党员干部思想新解放、作风新转变、能力新提升、工作新推进,为推进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作风保障。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校与中国化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沧州中铁装备有限公司、保定长城分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解决了企业的部分劳动力问题,相对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以及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成本。对于学校来说,上述企业为我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也为我校提供了实训场地和设备,节约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部分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提高技能,毕业后能顺利的独立顶岗上岗,完成毕业生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
表4-1 2020年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生在实习单位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企业对学生认可度高。学生在各单位兢兢业业,能够适应企业生活,同时在技术技能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表4-2 2020年学生实习情况
学生实习典型案例:
2018级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柳伊哲由学校推荐至中科国技公司实习工作。他在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与经验,接触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认识更多国外品牌的机器人,对工业机器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中科国技,他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并在各项工作任务中积极参与,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图4-3 柳伊哲现在工作照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落实河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会的精神,我校先后加入了河北省石油石化职业教育集团、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中海华五个教育集团,其中中海华职业教育集团为我校牵头单位。我校为推进我省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20年学校毕业生151人,专业涉及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化工机械与设备、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和电子商务,100%推荐就业。这些学生在各个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5%。
5.2社会服务
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学校培训科培训服务27人日,为特种作业高压电工复审培训。
5.3服务抗疫
面对突发疫情,学校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红卫任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构建疫情“排查-报告-反馈”工作机制,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全校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1000余名师生情况进行“地毯式”摸排。全体中层干部从“寒假轮休”状态直接转入“战‘疫’”模式,开启线上办公,每天校领导带头清理学校卫生,进行全面消杀,确保校园环境卫生安全到位。
学校教育宣传组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我校师生和家长推送沧州市教育局《致全市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学校关于开学前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致家长和同学们的一封信》,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指南》等系列图文内容,帮助师生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教务科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延期开学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落实“延期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通盘安排线上授课活动。后勤保障组通过多方渠道积极联系,准备了一定数量的84消毒液、医用酒精和体温计、红外体温测量仪。设置独立的隔离观察场所,对校园建筑、消防、燃气、电线电路、食品采购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隐患排查,并对损坏的学生桌椅进行维修,为疫情解除后的春季开学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生科全体班主任通过班级微信群上好“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广泛宣传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打赢防疫阻击战的信心。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学校资助档案室做到不放松,对春季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重点摸排,应助尽助。校团委组织全校551名团员青年踊跃参与疫情防控专项知识网上答题,进行“青年大学习”第八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网上主题团课,组织学生开展“疫情防控,我们有‘画’说”手抄报比赛,表达了我校学子与武汉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勇气和信心。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开学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及开学后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4月3日,我校开展了疫情防控模拟开学演练活动。全校教职工、参加本次演练。演练结束后,学校又在阶梯教室组织了返岗上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健康知识及开学工作部署全员培训。
图5-1 微信平台报告、上课情况截图
图5-3 疫情防控模拟开学演练活动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20年政策性经费落实1749.83万元,包括教职工工资支出、大型修缮、通用专用设备支出、学生免学费等各项费用。2020年生均拨款总计105.3万元。
6.2政策措施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学校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出台行政管理、选人用人、班主任管理等新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贯彻落实细则》《华北工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学校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华北工业学校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制度。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7.特色创新
(1)“师徒结对”活动
自我校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以来,结合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我校教务党支部在学校阶梯教室组织开展“师徒结对”启动仪式暨主题党日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红卫、党委副书记赵湘华、党委委员、副校长蒋井森以及全体教职工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教务党支部书记宋玉霞主持。
启动仪式上高级职称教师代表姚亚冬、青年教师代表王玉老师分别上台做表态发言。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红卫、党委副书记赵湘华、党委委员、副校长蒋井森为“师徒结对”的师傅们,颁发结对聘书,师徒双方共同签署“师徒结对”协议书。我校“师徒结对”启动仪式的圆满举行,有机结合了“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和教育教学工作,扩大了党员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了骨干教师至优秀党员、优秀党员至骨干教师的发展平台,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成才的“双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图7-1 “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2)党员政治生日
在建党99周年来临之际,为全面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激励提醒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校机关党支部和教务党支部分别在学校党员活动室组织开展“党员政治生日”专题组织生活会,同时邀请向所在党组织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参加。
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分别给过政治生日的6名同志致贺词、赠送精美的政治生日贺卡,让每一位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信任和期望。过政治生日的同志分别通过重读入党志愿书,把入党时的认识追求与现在的思想实际作对照联系,畅谈入党时的动机和初心,入党后的进步与收获,分享了感受和体会,并结合自己的努力方向许下政治生日愿望。过政治生日的同志分享后,机关党支部和教务党支部党员同志们分别右手握拳抬起,再一次庄严地向党旗进行宣誓。
图7-3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红卫为过政治生日党员赠送贺卡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二、传统特色专业吸引力不够。
改进措施:
一、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发挥职业学校人才和资源优势,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开展务实合作,进一步拓宽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共建领域,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好政府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争取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着力突出化工安装类骨干特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相关专业互联互通,科学安排理论和实训教学。加大宣传力度,将特色转为优势,特别是将就业优势转化为生源优势。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升电子商务、汽修等新兴专业实训教学装备水平;引进紧缺专业教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按照省级重点专业管工、钳工和市级骨干特色专业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的建设标准,重点打造一批品牌专业,积极参加省、市级骨干特色专业评选。